安全固然重要,美食也必不可少。人们将目光转向了自家厨房,开始尝试家庭烘焙。眼下,烘焙不仅备受时尚家庭主妇的青睐,还得到一大批年轻都市白领的推崇,从购买烘焙器具、原料、模具,到制作香甜的糕点,这些烘焙爱好者都会亲力亲为。
那么,家庭烘焙能否确保入口食品的安全?烘焙过程中,有哪些方面应引起人们的注意?家庭烘焙的快速发展还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?
现象:家庭烘焙兴起商机无限
在西方家庭,烘焙是提高生活品质的必不可少的烹饪方式,烘焙类产品的家庭普及率也已经达到50%以上。在中国,烘焙虽然刚刚兴起,但已显现出惊人的生命力。近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,逐步走向富裕的中国家庭在烘焙产品方面爆发出惊人的消费实力。受西方文化影响,面包、饼干等烘焙食品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的早餐主食。
随着烘焙食品消费的增长,烘焙食品的制作过程也激发了更多人的兴趣,自己动手烘焙糕点变得日渐流行。从五六年前开始,家庭烘焙在北京、上海等地就逐渐兴起,最近这一两年,烘焙在国内更是不断地扩大和普及。
关注烘焙食品的人可能会发现,现在周围的同事、身边的朋友,多了一个话题――烘焙。马卡龙、戚风蛋糕、泡芙、慕斯蛋糕……这些过去只有在糕点店里才能品尝到的糕点,如今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拿手美食。
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消费产品的不断升级,年轻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日趋与国际接轨,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烘焙的文化、时尚、休闲属性,烘焙已经成为中国年轻消费者、都市白领和家庭主妇崇尚的潮流和休闲减压的新选择。
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烘焙的消费群体中,一个庞大的家庭烘焙市场正浮出水面,由此而壮大的烘焙原料、烘焙工具、烘焙电器等市场也已开始发力。数据显示,近年来,国内电烤箱市场增长迅速,在过去的3年里,连续实现了50%以上的年增长率,总市场容量在3年里翻了两番。一家购物网站上,一些烘焙工具如烤箱、面包机、模具等30天销量均在几千件,一款面包机的月销售量甚至过万。面包机、烤箱等烘焙工具逐渐走入普通家庭,成为厨房里除微波炉、电饭煲以外,出现频率最高的小家电。
掣肘:原料来源无法保障
烘焙快速进入家庭,人们可以亲自动手烘焙糕点,制作过程完全自主化、精细化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家庭烘焙食品完全安全可靠。“安全的食品要满足两个条件,制作过程卫生、健康只是其一,原材料安全、质量有保障更为关键。 ”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说。
目前,由于烘焙市场刚刚起步,市面上专门经营各类烘焙原料的实体店面还比较少,只有少数超市有少量的烘焙原料在售,并且价格很高,因此不少烘焙爱好者制作糕点原料基本上都是从网上购买。网店里一应俱全的烘焙原料看起来似乎既能满足胃口,又节省了不少精力和金钱,然而最终的实践结果表明,网店里的烘焙原料并不都能让人放心。
我们浏览多家经营烘焙材料的网店可以发现,很多烘焙材料都是简易的塑料包装,且上面的标签内容过于简单。经询问,几位卖家都给出了这样的解释:烘焙原材料基本都是几十公斤的大包装,普通消费者需求量没有这么大,他们店里大多采取分装零售的模式,因分装产品上无法显示产品的品名、生产厂家、保质期等具体信息,一般都是由他们以手写的方式告知消费者。
对此,专家表示,现阶段国内烘焙类市场的食材多是依靠进口,大包装比较普遍,个体消费者的小包装烘焙原料还没有大量普及销售。为了方便家庭使用,很多烘焙材料进入国内会经过二次分装。但是,这并不能保证所有的简易包装袋都是正宗的分装产品,眼下烘焙材料主要依托网络销售,网络销售相对容易避开食品销售检查,这就让一些不法商家钻了空子,将一些品质不高的替代品混入其中。较为常见的就是用人造奶油冒充天然奶油,按市价来算,天然奶油的成本较高,是人造奶油的几倍,而人造奶油中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,非常不利于人体健康。
保证食品安全需要食品行业的共同努力,开发适合个体消费者购买的产品种类,同时也需要刺激个体消费者的购买需求,当然,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改变的。消费者在选择烘焙材料时应尽量选择知名品牌产品,此外还应尽可能多地了解辨别烘焙材料优劣的知识。